中國五千年文明,是傳統國學的精神力量、方法和智慧的綜合體現。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等國家就認識到西方的現代工業文明和民主制度,只會加大欲望、加快世界競爭,戰爭危害愈大。 他們開始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中國仁義、道德和西方的現代工業文明結合才是社會和諧發展的方向。 梁啟超等人繼“巴黎和會”后,和西方的仁義之士產生共識。在1911年辛亥革命和1919年“五四”打倒孔門店破壞中國傳統文化后,許多國人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恢復披肝瀝膽。 如今,曙光終于出現。而且遍地開花、形勢一片大好。 越是在人們失去信仰的地方,越能體現出傳統文化的社會價值。 老子《道德經》三十五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如今許多大德出來講解傳統文化,我們可以通過光盤、網絡接觸我們的老師和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感動、改變了許多了貪欲的心、嗔恨的心、失去智慧的心。 (責任編輯:北辰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