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3月7日,廣益街道廣豐社區的市民學校里回蕩著此起彼伏的讀書聲。作為廣豐社區“三八”婦女節的活動,社區和無錫市歡樂義工組織共同免費開辦的《弟子規》教學班3月7日開班,首日就“人滿為患”,但現場仍不斷有家長領著孩子前來要求報名。記者了解到,一股學習傳統文化熱正在錫城很多學校、企業、社區悄然興起。宣講敲擊著孩子們的心靈,每一句箴言深深地印在孩子們的腦海中。講完課,國學講師還現場讓20個孩子給媽媽親手洗一次腳,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學會孝順父母、尊師重道。而更多的家長則在活動中懂得了言傳身教的重要性,現場一位學生家長激動地表示,她對國學文化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她上學時就知道中國有這些傳統經典。陌生的是,她根本沒系統地學過,更談不上在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而加以實踐,當她聽完一堂《弟子規》后發現,不僅孩子需要學習國學,自己同樣需要學!
據國學講師張老師介紹,從去年開始,無錫已經有很多學校把《弟子規》作為德育課的重要內容。一些學校還在每天的升旗儀式上要求學生誦讀《孝親頌》、《尊師頌》,知道常懷感恩的心。到目前為止,張老師已經講了50多場課,他的目標是連講100場。不僅如此,傳統文化課也受到了無錫企業界人士的歡迎。“一些企業也常邀請我們前去授課,職工、管理層在學習時都很認真,有的企業將此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張老師介紹,免費分發的《弟子規》讀本都是錫城的愛心企業家贊助的,目前為止已經印刷了10萬多冊!
自錢文忠教授在央視10套百家講壇講解《弟子規》以來,《弟子規》熱度不斷上升。“我們作為公益組織對國學文化的推廣,主要倡導個人通過國學文化來提高素養、陶冶情操。”據張老師介紹,《弟子規》是清朝人李毓秀依據孔子教誨編寫的生活規范,值得人們尊重和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