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敬。如果遭到他人言辭上的無禮挑釁或詆毀攻擊,通常會程度不同地,運用語言來自衛和還擊。依我們的生活經驗,在日常交往中所造成的不和,大多也與出言不遜有關。因此,在與人交往時,言語有禮是很重要的。 古人云:「誠于中而形于外」。要做到言辭上以禮待人,其核心就是對他人的真誠尊重。語言上,如何做到禮貌待人呢?我們分述以下幾個方面,供大家參考。 不說臟話、不語惡言 臟話、惡言最容易把人激怒,與人結怨,君不聞:「利刀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顾,我們與他人談話時,要用溫和之語、真正關心他人之語。 不道人短、不耀己長 《弟子規》言:「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尋錯揭短會使對方非常難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抓住別人的一點過錯、短處不放,數落、埋怨,會因此與人結怨,失去人緣。 言談時,沉湎于夸耀自己的長處、優勢,不僅無益于達成良好的交談氣氛,還可能會招致對方的反感。 融洽和諧 好話好說 口是心非乃做人的大忌,心是口非是交談的大忌。 所謂的心是口非就是有好心腸沒有好的表達,「刀子嘴,豆腐心」指的就是這類人。心是口非,在親朋好友中交談較為常見,家庭成員中此類對話更是司空見慣,明明是為對方好,說出的話,卻很不中聽。好話好說,就能免除許多誤會和不快,使對方如沐春風。 善控情緒 免造口禍 無論是對什么人,無論在何種場合,帶有嚴重情緒的話,尤其是氣話,都是讓對方難以接受的,甚至會引發各種矛盾。 《弟子規》言:「言語忍,忿自泯!挂虼宋覀兦f要控制不滿情緒,免造口舌之禍。不妨采取倒杯水、到戶外走一走等方法抒緩情緒,讓自己平靜下來,免造口舌之禍。 倘若對方生氣時,我們也應該從和睦相處的大局出發,在語言上予以忍讓和勸慰。 使臣以禮 平等相待 這就是說,當自己的職務比對方高,工齡比對方長,或者事理在自己這方,慎勿以勢壓人。而應把自己擺在與對方同等的位置上,以商討的口氣,溫和的語調,用容易被對方接受的言辭與對方交談。下面就是一個「君使臣以禮」的好例子: 一位星級飯店的總經理,在一個陰冷的雨天,匆匆走進大堂。當他發現地板如此得光潔無漬時,他主動握著清潔工的手,親切地贊美說:「你維護的是我們飯店的門面,你的工作是一流的!」清潔工的周身剎時傳遍暖流。這位心無高下、懂得禮待下屬的總經理一定能帶出一個各個部門都一流的團隊。 不爭強勝、謙和為懷 在交談中爭強好勝,不肯輸人往往會把交談變成爭辯,爭辯發展為抬杠、強詞奪理,甚至是人身攻擊。爭強好勝在年輕人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這是刻薄、有傷仁厚的表現。 諺云:「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平時注重涵養謙和之心,言語之時,自會謙光流露。 主動檢討 真誠相待 如果發現自己有過錯,能主動地、實事求是地檢討自己,求得對方的諒解,是尊重對方人格的切實表現。同時也能喚起對方的諒解和同情,繼而作出友好合作的表示。 言談時,要說實話,道真情,才能得到對方的理解和幫助?鬃釉疲骸讣核挥,勿施于人」,誰也不喜歡受假言假語或花言巧語蒙騙。因此,一定要以心換心,說真話、講實話。人心都是相通的,以誠敬相待才是最上之道。 本文參考:《說話的藝術》(雷池編著) 《人生寶典》(高占祥編著) (責任編輯:北辰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