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光臨傳統文化網

傳統山水畫追求“三遠”: “高遠”、“深遠”、“平遠”

時間:2011-03-23 14:49來源:一元一國學網  作者:佚名 點擊:
郭熙《早春圖》 中國傳統書畫,是收藏界不容小視的一大領域。

       如今,言路寬了,論及什么是“中國畫”的,早已郁郁乎百家之言了!于是,關心“中國畫”的老百姓們也隨之看到姿貌迥異的“中國畫”爭艷于開放政策的恩澤之所:飯店、畫店、電視與地攤……有“茅臺味”的,有“可樂味”的,有“楠木味”的,有“綠茶味”的,有“土產”的,有“來料組裝”的,也有“造反精神”的和莫明其妙的。其命運也各走一經:有身價倍增而當世得福的,有像粵菜“龍虎斗”的“龍”而“活不成龍死成龍”的,有懷璧在身尚無識貨的,有價逾千萬而了無其市的,有不以畫名而以危言聳聽著名的,有借“行活”之機聊以度日的,也有借關系導游“五五分成”而推銷給外賓冤大頭的!

但是,我覺得真正探討“中國畫”的本質,似應從喧嘩的鬧市與名利紛爭之所走到群眾之中,忘掉書畫的“標價牌”與“廣告牌”,而聽聽“外行話”里的真諦;或靜坐于書齋,約知心學者侃談一番。

我認為,既然“中國人”的本質可以從中國人的歷史諸方面之總和中去把握,一個人的本質可以從其社會關系之總和中去把握,方為最科學的思路;那么,“中國畫”的本質也似應從其所生的“國學體系”中去把握。

可否斗膽為之下個“定義”?“中國畫”就是“國學體系之畫”,是國學體系總和的表現形式之一;“國學體系”的穩固方面永遠決定著“中國畫”的“遺傳基因”,而“國學體系”的活躍方面則永遠決定著“中國畫”肌體去吸取時代的新營養,并煥發著新時代的精神面貌。而且,這兩方面決定和驅動著的“中國畫”是以“自然為道”的漸進形式而非突變形式發展演進的。它的總趨勢永如滔滔大江,一日千里而無一日休止地向東!但就某支、某段而言,則往往會因種種非文化的偶發因素之干擾,而決定其一時一地的命運休咎。

(責任編輯:北辰星)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欄目列表
推薦內容
資料分享

傳統文化的殿堂中,曾經哪些網站、文章、書籍、影音等啟發了您?歡迎您來推薦。

推薦郵箱:nbbcx007@163.com

您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體驗和人生感悟,歡迎您來投稿。

投稿郵箱:nbbcx007@163.com

亚洲av鲁久久,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护士被强劲高潮喷水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