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光臨傳統文化網

佛教叢林制度的由來

時間:2011-03-25 01:17來源:中國佛教文化網 作者:佚名 點擊:
印度 的 寺院 ,原有兩種:一種叫作僧伽藍摩。僧伽,義為眾;藍摩,義為園,意謂大眾共住的園林。僧伽藍摩,略稱為伽藍,一般都是國王或大富長者施舍,以供各處僧侶居住的。一種叫作阿蘭若,義為空間處,就是在村外空隙的地方,或獨自一人,或二、三人共造小

 印度寺院,原有兩種:一種叫作“僧伽藍摩”。僧伽,義為眾;藍摩,義為園,意謂大眾共住的園林。僧伽藍摩,略稱為“伽藍”,一般都是國王或大富長者施舍,以供各處僧侶居住的。一種叫作“阿蘭若”,義為空間處,就是在村外空隙的地方,或獨自一人,或二、三人共造小房以為居住,清靜修道之所;虿辉旆课,只止息在大樹之下,也可以叫作阿蘭若處。阿蘭若,簡稱為“蘭若”。佛陀時代的比丘除了三衣缽具之外不許有別的財產。因此僧伽藍摩是從任何地方來的比丘都可居住的場所,所以稱為十方僧物。比丘自建的阿蘭若,假如本人遠游之后,就等于棄舍,任何比丘都可以遷入居住。僧伽藍摩又名“貧陀婆那”,義是叢林!洞笾嵌日摗肪砣f:“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樹叢聚,是名為林。……僧聚處得名叢林。”

  僧侶居住在伽藍之中,是依受戒先后為長幼秩序的。從受戒時起到七月十五日(農歷)為一臘。遇事集會的坐位須按戒臘多少排列先后。戒臘最長的稱為“上座”。伽藍中一切事務要由全體僧眾集會來共同決定,凡事必須取得一致意見方可辦理。其日常事務也由全體僧眾推定“知事僧”負責辦理。

  中國漢地的寺院,自古也有寺院和蘭若之分。唐宋以來,創建寺院要向政府申請,得到許可方準與建,寺院的名稱也由政府頒發!杜f唐書,職官志》說:“天下寺有定數,每寺立三綱,以行業高者統之。”注云:“每寺上座一人,寺主一人,都維那一人。”唐武宗滅佛法時,併省天下佛寺四千六百,蘭若四萬。其鄉村群眾公共所立奉佛之所,叫作“佛堂”。開元十五年(727)曾敕令拆除天下村坊佛堂,功德(佛像等)移入近寺。但是當時的寺院、蘭若、佛堂的制度如何,現在已難以詳考了。至唐百丈禪師創立禪宗寺院的清規(維持寺院清靜的規約),設置十務,分司各事。但是百丈所定的清規久已失傳,詳細情況不得而知。當時佛教各宗已先后成立,為住持者,身居一寺之主,各以其所秉承的宗派義理,傳授學人;其時寺院似無嚴格的宗派繼承問題。到了唐末以后,由于禪宗衣法相傳的習慣,于是寺院的住持有了世代的標稱。然而那時寺院的修行法則還是隨先后住持所秉承的宗派不同而時有變更,住持所秉承的宗派與寺院的世代并不發生連帶關系。到了元代,天下寺院分為禪、教、律,各守其業,不得變易。于是法派與寺院成了固定的關系,逐漸形成明清以至近代所通行的寺院制度。

(責任編輯:北辰星)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欄目列表
推薦內容
資料分享

傳統文化的殿堂中,曾經哪些網站、文章、書籍、影音等啟發了您?歡迎您來推薦。

推薦郵箱:nbbcx007@163.com

您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體驗和人生感悟,歡迎您來投稿。

投稿郵箱:nbbcx007@163.com

亚洲av鲁久久,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护士被强劲高潮喷水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