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
大學和中庸是儒家的兩部重要經典,但細細品味,兩者立論的層次是不同的。大學是誠之者的君子之學,中庸是誠者的圣人之道。民國時大儒段正元說:大學只言誠意,中庸乃云誠身,二者皆黃中之實學,一自始位言,一自終位說。君子之學是始條理者的金聲,圣人之道...
浩生不害問曰:「樂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埂负沃^善?何謂信?」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 五常: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子夏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故者以利為本。所惡于智者,為其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則無惡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無事,則智亦大矣。...
中庸:「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 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 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
大學: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于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中庸: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 孟子: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
子曰:「當仁不讓于師!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大學曰「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 子曰:「吾未見剛者!够驅υ唬骸干陾!棺釉唬骸笚栆灿,焉得剛?」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棺釉唬骸秆捎秘?御人以口給,屢憎于人。...
從祭如在談起 【摘要】:孔子思想視域中的祭祀活動本質上是一種人文教化。所祭之神本質上不是外在的神靈,而是人類自我心中的神性。祭祀的過程實質是對人性崇高的一種心靈追尋,祭祀只是這種追尋的一種方式與過程,F代人缺少的是這種心靈的祭祀,這是孔子祭...
民國六十二年三月間,美國「政治經濟學雜志」報導,一名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生韓德森,向法院控告他的老師,因為他依照老師所教的學理,在一家大公司管理財務,結果失敗,而被解雇。他計算自己失業的損失約七十萬美元,要求老師賠償。 這件事發生在美國,似乎...
1、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它所蘊含的人文精神仍然具有頑強的生命和現代意義。儒...
以往言儒家必數經史子集,道人倫義理,人們尤鐘孔子之仁義,孟子之心性,荀子之性惡,...
每個文明都有它獨有的特性,本質上表現在思維方式的不同,比如中華文明講求“一以貫之...
近讀《論語》,對一語,又有進一步的領悟,現將其寫出來,供讀者評說。 無友不如己者...
民國六十二年三月間,美國「政治經濟學雜志」報導,一名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生韓德森,...
1、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
【原文】 子曰:以約①失之者鮮矣。 【注釋】 ①約:約束,指嚴于律己。 【譯文】 孔...
【原文】 子曰:茍①志于仁矣,無惡②也。 【注釋】 ①茍:如果。②惡(e):邪惡,與...
傳統文化的殿堂中,曾經哪些網站、文章、書籍、影音等啟發了您?歡迎您來推薦。
推薦郵箱:nbbcx007@163.com
您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體驗和人生感悟,歡迎您來投稿。
投稿郵箱:nbbcx00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