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 》
時間:2011-03-25 17:03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點擊:次
大學: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于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中庸: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 孟子: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
‧ 大學: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于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 中庸: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
‧ 孟子: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 孟子: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 孟子:「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
‧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 孟子: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
‧ 孟子: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孟子: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
‧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 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
‧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
‧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 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故棺勇贩匆娭。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 孟子: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 孟子曰:「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為!
‧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責任編輯:北辰星) |
------分隔線----------------------------